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

【胸痛中心】急性胸痛治疗走进新时代——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创建胸痛中心纪实

发布日期:2018-11-12  浏览:

  2018年11月2日,第八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在厦门召开。会上,举行了2018年度第二批次通过认证胸痛中心授牌仪式。我院“胸痛中心”经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严格审核,通过认证,成为“中国基层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对以“急性胸痛”为主要特征的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急危重症,进行快速、有效救治的心脏急症救治体系。它通过整合医院各种技术力量,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胸痛中心”能减少高危胸痛的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高危胸痛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医院于2017年8月10日启动基层版胸痛中心的建设。按照要求,“胸痛中心”建设小组对全院行政人员,医、药、护、技人员,后勤管理人员、保安、保洁、电梯工作人员等开展了近百场集中培训,全院动员,全院参与。培训让大家充分了解建设胸痛中心的要求、目的和意义,知晓处理高危胸痛患者的办法,有效提高了每位职工的急救参与意识。通过对网络医院的“胸痛”培训,落实了分级诊疗政策;帮助协作医院医务人员识别高危胸痛并快速救治,提高了业务水平;对120及社区培训,更多地让老百姓参与到疾病的预防与救治中,认识心梗,有“胸痛”到医院,尽可能地缩短到院时间,以挽救更多患者。


  胸痛中心的核心理念是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预后。胸痛中心建设中,数据是核心、时间是灵魂。如何正确填报数据,如何做好质控,开好三会,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及联合例会。“胸痛中心”建设小组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指导工作。医院多次派核心科室人员外出培训,参观学习;请区域认证办公室专家、省级胸痛联盟专家多次来院指导工作;在线上线下向总部和区域办公室老师请教答疑解惑。“胸痛中心”建设小组理清了思路,加快了建设进程。


  胸痛中心建设是需要多学科通力合作支持的重大项目,有核心科室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CCU病房,还有呼吸科,消化科、胸外科、皮肤科、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后勤、保卫科等科室参与。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院领导高度重视,时刻关注建设进程,参加每一次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及联合例会。


  通过创建胸痛中心,医院核心科室紧密地形成了协作团队,共同学习指南、学习流程图,规范了诊疗行为,时间观念更强了,D-TO-B时间缩短了,锻炼了心血管队伍,增强了凝聚力,管理更加规范,极大地提高了医院救治急危重症的能力。


  从申请认证,到资格审核、材料初审、修改、复审、办公室网审、省级联盟预检、专家网评、暗访、现场核查、执委会投票,2018年8月6日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医院全体职工付出了巨大努力和汗水。11月2日,医院派出“胸痛中心”行政总监胡彩英及协调员刘涛两位代表捧回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牌匾。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全院上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核心团队一次次培训、一次次演练、一次次修改流程、一次次通宵达旦的付出,并一次次完善自我、升华自我的结果。


  胸痛中心建设,有辛苦、更有收获,支撑坚定信念的,是作为医生的神圣职责。患者的召唤就是命令——“启动导管室、导管室已激活、多巴胺、阿托品、肾上腺素、心肺复苏、除颤、手术结束”,导管室这些紧张的抢救场景,这些再熟悉不过的“群”语,救治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付出就有收获,通过创建胸痛中心,全院的急救意识明显提高,诊治流程更加合理,救治质量显著提高,医院区域救治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胸痛中心建设永远在路上,接下来,医院将做好持续改进工作。我们将不忘初心,扬帆再起航,再战新征程。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供稿:心血管内科)

关闭窗口